近日,普益集团发布《2020中国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白皮书》,重新定义了我国中产家庭的标准及其资产配置的需求和方向。
《白皮书》显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居民财富规模的持续增长,中产阶层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军。继高净值客群之后,中产客群也成为了我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产家庭特征与财富画像
年轻态、高学历、低生育率
白皮书研究的是中产家庭的资产配置,所以通过可投资资产的高低来对中产家庭进行界定。通过分析,“家庭年可投资资产在10万-600万之间的家庭” 即为我国最新中产家庭。
# 家庭特征 #
★ 年轻态:中产家庭的年龄分布主要在26-55岁之间,其中26-35岁年轻中产家庭占比超4成,总体平均年龄37岁。
★ 高学历:中产家庭本科学历占比近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达32.11%。
★ 低生育率:有过半数的中产家庭育有1孩,仅有两成家庭育有2孩,26-30岁年龄段中有过半的中产家庭未生育子女。
值得注意的是,中产家庭整体较为重视子女教育,约四成家庭的年子女教育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5%-15%。
# 财富画像 #
★ 年收入在20万元及以下的中产家庭占比最高,达43.05%;
★ 年收入在20-50万元的中产家庭也占较高比例,为35.70%,
★ 年收入在50-100万的中产家庭占比为13.52%;
★ 100万元以上收入段中产家庭占比较低,合计为7.73%。
据统计,六成以上中产家庭年可投资资产集中在10万-30万区间,全部中产家庭平均年可投资资产50.76万元。
中产家庭资产配置现状分析
开支增多、规划不足、结构不佳
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不断变化,中产家庭财富配置难度增大,且由于个人精力与专业知识不足, 中产家庭资产配置困难重重。
(1)资产配置理念不成熟
约有7%左右的中产家庭不愿接受本金损失,近一半家庭对净值化资管产品的运作较担忧。
(2)长期项目支出配置规划不足
26-35岁家庭普遍在子女教育、养老、医疗等长期项目支出配置方面缺少全面规划。
(3)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
住房资产占比平均高达52.33%,金融资产中存款及银行理财等固收类资产配比高,金融资产配置结构有待优化。
(4)养老、医疗规划不足
过半中产家庭年均保费开支不足家庭年收入的一成,家庭全员保险配置率不高,但提高保险配置比例意愿明显。
中产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方向
分散投资、科学配置
《白皮书》建议,中产家庭需确立合理的资产配置目标、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优化金融资产配置结构、并选择专业的财富服务机构。
未雨绸缪
家庭财富配置目标的设置应当综合考虑短、中、长期财务目标,尤其是对于子女教育、退休养老、健康医疗等目前未被充分合理规划的长期项目。
强化风险意识
中产家庭应当明确的是财富增值的前提是财富保全,因此中产家庭需首先构建家庭基础保障。
进行多元化资产配置
把握宏观政策趋势,房产投资价值有所下降,应树立资产配置理念。在当下经济政策环境下,单一资产投资占优情形不复存在,多元资产配置成必然。
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要确立整体配置逻辑,通过分散投资,实现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大目标统一。
专业、科学的配置方式
金融资产配置是专业性相对较强的领域,中产家庭可委托专业人士和机构,合理设计专业化与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更好地满足自身资产配置需求。
优化资产配置的终极秘诀
配置第二身份
大流行强化了公民身份作为一种资产类别的重要性,对发展中经济体的高净值人群与中产家庭来说,第二身份也将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变成了必需品。
一个高含金量的第二身份,其具备的全球通行、资产分配、税务规划、教育捷径等优势能为生活提供多一份选择,多一份保护。成为拥有“多重身份”的“世界公民”不仅更加安全,也是保护财富的重要策略之一。
合理的税务规划、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分散投资,不论对于富人还是中产阶层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也是进行资产配置不可忽视的一步。
无论当下的环境怎样变化,通过投资入籍获取第二身份的背后,都是富人或者中产阶级的远见卓识与深谋远虑,是他们对于精英教育、财富保障、事业拓展的全球化布局思维,这是疫情过后依旧不会变化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兆龙移民独家精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同行与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