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美国大学2016年秋季入学申请已经结束,今年很多大学都提高了门槛,不仅体现在分数上,更体现在录取率上。录取率年年下降,而名校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就更低。
以目前公布了结果的杜克大学为例:
在今年总共1015位中国申请学生中,共录取ED18人,RD37人,总共55人,总录取率5.4%。今年杜克大学的总录取率是10%。录取人数的城市排名:第一上海20人,第二北京13人,第三南京6人。录取学生中学排名:第一人大附中6人,第二南京外国语5人,第三上海美国中学浦西校区4人。
美国名校招收中国学生增速放缓
这份报告显示,2013-2015年,美国TOP50名校招收中国学生数量分别是:13115人,15780人,18400人,年增长率分别是20.33%,16.6%,增速明显放缓。如果把数据时间再拉长的话,会发现这种增速放缓的趋势更加明显。
在中国学生申请数量增多的情况下,意味着考取美国名校的难度越来越大。先不说金光闪闪的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学校,以USnews排名35的凯斯西储大学为例,10年前,中国内地学生报考录取率在50%左右,到2015年,录取率已经是5%不到。
洋高考竞争激烈程度越来越大
去美国上本科,SAT是申请美国名校必备的分数门槛,从内地学生报考数量上看,增速非常惊人,2008年,约有1万人参加SAT考试,到2009年已经逼近2万人,到2014-2015年,已经突破30万人。中国内地考生常去的考场也从最早的中国香港扩大到亚洲各地,新加坡、韩国、日本,甚至泰国、越南、菲律宾的考场都有中国内地学生刷分的身影。
越来越多中国内地学生考“洋高考”带来的直接效应是,美国大学,尤其是TOP50名校针对中国学生的录取率直线下降,录取分数门槛越来越高。TOP50美国名校SAT录取门槛线已经从5年前的1800分(满分2400分)增加到了2000分(满分2400分)。
除此之外,TOP50名校的录取中也越来越看重“校友关系”,说的直白一点,也就是你是否认识这些名校的校友,最好是杰出校友,给你写推荐信,最好是你的直系亲属是这些名校毕业生。
就读好中学被美国名校录取几率高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内地学生来说,在亲戚中找一个美国名校毕业生还是一件非常低概率的事件,所以,你在国内所就读的中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说,你在国内所就读的中学之前毕业的师哥师姐如果很多进了美国名校,你再报考美国名校被录取的概率就要比一般学校的毕业生高不少。
判断你的中学是否有师哥师姐考上美国大学有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是否拥有CEEB代码,这个代码是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Board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简称CEEB)给每个提供过大学生源的中学分配的唯一识别代码。你所在的中学如果之前有师哥师姐考上过,就会拥有这个代码,反之则没有。
美国名校录取不要“书呆子”
美国名校在招生时,最喜欢的是除了学习成绩过硬以外,还在其他方面有天赋特长,最好还具有领导力(社团发起人、领袖),富有爱心(坚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的“精英苗子”。当然,前提必须是你的材料时真实的,不存在作弊,犯罪违法记录。
报告显示,在哈佛大学2015年录取的新生中:
78%的学生有慈善活动经历,
66%有体育方面特长,
做过学生会干部的占41%,
音乐特长的占37%,
科学竞赛拿奖的占34%,
有戏剧表演特长的占21%。
在美国大学申请系统里,认可的课外活动类别非常广泛,有至少12类,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重点培养1-2项真正拿得出手的即可,让自己变得突出,是获得名校青睐的不二法门。
除了学术能力之外,美国大学最看重两点:社会活动能够说明学生对周围人和事的影响力,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与关心,以及参与和改造能力;体育活动能说明学生有良好体质,竞争心态及勇于拼搏的品质。
提前批录取是报考TOP50名校的捷径
美国大学的录取方式至少有5种,ED(排他性提前录取)、EA(非排他性提前录取)、RD(常规录取)、CA(有条件录取)、TA(转学录取)。ED、EA属于提前录取,一般比常规录取提前至少1个月,在提前批次录取中,学校招生办除了分数之外,看重学生背景、特长、校友关系等软性指标的权重大大增加,通常会达到40%以上,也就是说,你可以更充分的展示自己,有更大机会被低分录取,而且录取概率通常比常规录取高出5倍以上。
哈佛大学今年录取了2037人,总申请人数是39041,总录取率是5.22%。提前录取人数是918,申请人数是6173,提前录取率是14.87%。常规录取人数是1119人,常规录取率为3.4%。提前录取率是常规录取率的四倍之多。
斯坦福今年收到43,997份申请,总共录取了2,063,其中早录取745人,正常录取1318人,总录取率为4.7%,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率更是低至3.6%,约斯坦福提前录取率的9.52%的三分之一。
麻省理工学院今年共计收到19020份申请,录取了其中1485名申请者(656名是在早录取阶段被录取),总录取率为7.8%,其中正常阶段的录取已经低于5%。
在提前批次的申请中,有更多可以“运作”的空间,几个重要的经验是:
1、一个文采飞扬的文书,结合视频、网站等立体化表现自己,精当而简练,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
2、提前联系目标学校招生官,最好可以到校面试。在面试前,把自己的英语口语和表达强化训练到“很地道”的地步。
3、想办法联系到目标学校的校友,最好是杰出校友,争取到校友为自己做推荐。
4、有什么绝活,拿过什么国际大奖,一定要很有范儿的亮出来,哪怕是类似吃遍了全世界的方便面的奇葩爱好也可。
5、尽量展示自己有领导力,又有爱心的一面。
6、在美国大学换专业很方便,所以在报考时,不要过分纠结于专业,或者只盯着热门专业,而降低自己被名校录取的概率。进入美国名校还有一个捷径是TA(转学录取),你可以先进一个好的文理学院,然后大一大二努力学习,再转学进入顶尖高校,会容易很多,比如著名的巴纳德学院(就是奶茶妹妹读的那所),基本上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对口学院。
中国学生如何提高自己,应对美国高校的申请?
对于招生办公室来说,除了需要精挑细选每一个要录取的学生以外,他们还需要关注总体的招生群体是怎么样的。
招生办常常会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这一届的学生都来自哪些州和国家?”
“有没有哪个系没有招到人?”
“是否已经招收了来自不同学校,或者有着不同背景的学生?”
“我能不能想象我现在准备招收的这个孩子能和我已经录取了的孩子成为好朋友?”等等。
因此,向学校展现你气质和独特之处是增加你录取几率很重要的一种方式之一。除了不可控制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之外,独特之处还包括你的学术兴趣,课外活动,等等。
怎么更好的研究和了解学校
同学们在研究和了解自己心仪的学校的时候,首先会接触到的都是学校的一些基本信息:学校的排名,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等,而了解这些信息是远远不足以给同学们在申请上任何的优势的。在此,我们建议大家做以下准备:
A.了解学校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注重服务,而非智利竞争力? 学术氛围浓厚?创业氛围浓厚?
B.找到你和学校的共同点在哪里。
学校强大的课程可以满足你的学术兴趣?你一直致力于社区服务,而学校推崇的正是这个?
C.研究学校比较有竞争力的院系,不起眼的小专业,等等。
学校一般都会在寻找可以攻读他们冷门专业的一些学生。
学校一般也都在寻找十分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
切记,你的未来专业一定要和你现有的经历相符。不能因为塞尔维亚语是冷门专业就说你以后要学塞尔维亚语,但是你没有任何和塞尔维亚语的接触或者经历。这样的申请不会被招生办认可,反而会觉得你异常功力甚至不诚实。
中国学生申请中的劣势
A.中国学生的推荐信普遍不够强,因为推荐人大多来自于中国的学校,用中文撰写,而招生官并不完全信任推荐信的翻译稿。
B.很多招生官不愿意招收中国学生。在文化和教育体制差异的隔阂下,美国的招生官很难了解每一个中国孩子的情况。招生官想找的不是那种埋头苦读,别的什么都不干的学生,而它们对于很多中国孩子的看法洽洽就是这样。
C.对国际学生来说,奖学金也有很多的限制。大部分学校不会给予国际生任何助学金。除非学生特别出色,不然收到奖学金的机会也不大。
中国孩子怎么找到自己的兴趣
中国的孩子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找不到自己课内及课外的兴趣。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自己或者孩子找到学科所爱呢?
A.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频繁的的做250字到500字的写作练习。写作的命题可以从一个包罗万象的题库里面选题。这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他们一直批判性的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拥有独立思维的孩子更能够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擅长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B.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i. 阅读练习——特别是对于某个话题的自主阅读训练。意识到自己收集信息的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视角。
ii. 性格测试——考察孩子是一个严格遵守计划的人还是拖延症者;是梦想家还是实干家;擅长沟通还是擅长列出待办事项清单。
iii. 反思自己——问自己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挖掘自己的兴趣。
例如“我觉得哪些东西很有趣,为什么喜欢研究这些话题?还能从哪些方面研究这个话题?我为什么不喜欢这个活动?是方法不对?还是我不擅长这个活动需要的技能?”就像是家长引导孩子一样。
C.在课外的兴趣培养中,要强调持续性
美国高校的招生办公室在审阅申请者课外活动清单的时候,看中不是课外活动的数量,而是质量。这里的质量不是指大量的国际竞赛或在众多学生会中担任主席,而是学生在自己非常具体的兴趣领域里持续的参与和努力,并做出积极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由兆龙移民独家精选,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同行与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分享至朋友圈。